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22章(1 / 2)





  明珠和思城和我一同用了午膳才回的王府,两人离开之后我便一直伫立在寝殿中靠近人工湖的那扇雕花菱窗前,一直在心中思虑着明珠所说的办法到底可不可行,不知不觉天边慢慢黑了下来,直到掌灯时分,直到月奴在我身上披上披风我才似乎从沉睡的梦中清醒了过来。

  “夫人,安胎药熬好了,趁热喝了吧,不然冷掉了的话就更苦了。”月奴自画儿端着的托盘上拿起白玉小碗来,冒着热气的漆黑药汁看的我一阵反胃。

  若是从前只是为了我自己喝这些苦药汤子的话我都是能拖就拖,最好是拖到忘记喝,可现如今不同了,知道肚子里有这个小东西,我便是再不情愿也会乖乖听话将那些安胎药喝的干干净净。将已经见底的白玉小碗递回给月奴,我起身踱至书案旁,未等我开口月奴便研起磨来。

  提笔好一会儿却不知该写些什么,近来似乎总是会想到从前如何如何,现在怎样怎样,这些似乎是上了年纪的人才有的通病。见我迟迟没有落笔,月奴在一旁小声道:“夫人是要请示公子睿亲王妃所说的计策可不可行吗?”

  不枉月奴跟了我这么九,我这里还没有翘尾巴她那里就知道我在想什么,要做什么了,可请示这个词实在是用的我不怎么苟同,虽然现如今我大多数的事情都是要月尘来做决断的,可这也不代表我就一无是处了,微微有些不服气的道:“谁说我是请示月尘了?我自己不傻不笨的,怎么做我自己还是有分寸的,你也太小瞧我了。”

  月奴扑哧一笑,顺着我的话说道:“是是是,夫人说的对。”

  我两条眉毛一竖,愈发不服气的说道:“怎么你不信?”

  “奴婢信,奴婢深信不疑,呵呵···”嘴里说着信,可我自月奴的眉梢眼角都看到了,她分明不信。

  若是从前的我大抵是不会这么赌气的,可现下有了身孕,自己的脾气自己也愈发的掌握不准了,撅着嘴狠狠瞪了月奴一眼,落笔的蝇头小楷一改之前的意图,只是写了一首词:“我欲忧思,心有忧思。忧思处,几番思量。坐也思量,卧也思量。此情浓时,千缱绻,万缠绵。难忍分离,怎堪分离。乍分离,神魂俱碎。踏平天山,填尽洛水。只为追寻,入你梦,两手牵。”

  边念边写,写完之后似乎心情平静了不少,也压根就忘了刚刚还在别扭着,我小心的折好塞进一张信封之中,递给月奴道:“去交给文彦,此次月尘前往青山关身边只带了文宣一人,我担心边关地区文宣怕有照顾不到之处,多一人也无妨,就说是我的意思,信送到之后就留在月尘身边吧,不必来回回信了。”

  看着月奴拿着信出去,我才伸着懒腰往软榻走去,心中还在打算着,从开始到现在似乎都是我在依赖着月尘,这次我要月尘看到,即便没有他帮我我也不是一无是处的,等到平定了北袁和明国,以后也有在肚子里的小东西面前炫耀的资本了,唉,前途真是无限光明。

  既然做了这个打算,那么我就不能要月尘知道,不然我还什么事情都没做呢,就被他一句话给阻断了就不好了,我可是深知自己是个对夫君唯命是从的个性的。思量了几天之后,我便将这个想法告知了宁三,宁三皱着眉思量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勉强说出了还算可行四个字。

  照欧阳子偕的说法是,北袁将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了青山关,而据南元的密探来报,北袁后方驻扎兵力甚少,若是大军绕南元突袭北袁的话,既能打北袁一个措手不及,重创其锐气,更能和青山关的大祈军队相互夹击明国和北袁,将起困在西南一隅,逐步剿灭。

  其实整体来说这个办法还是不错的,只要南元密探来报的消息完全可靠,出其不意攻其不备,似偷袭一般的战法胜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。既然是偷袭,那免不得这样的事知道的人就要少之又少,在我软磨硬泡之下,宁三也就同意了,因为没了乌孙这个威胁,临水关留守的临水铁骑便也只剩五万人,而偷袭的话,五万人也不算少数了。

  而我唯一纠结之处便是,现下朝中可用的良将少之又少,而且多数都留守在边关之处,贸然召回来的话旁人免不得是要怀疑的,我最为中意的人选便是六哥和九哥,又因为九哥和欧阳子偕的这层关系,相比之下九哥又比六哥来的合适了。但九哥个性暴躁,远没有六哥心思缜密,身边势必要有个心思足够细腻,又能管得住九哥的人,在苦恼了三天之后,早晨起床照铜镜之时我便发现了这个人,可不就是我?

  我没什么表情的坐在湖心亭中的蒲团之上,宁三阴沉着的一张脸几乎可以滴出水来,一句话,自然是不同意我随九哥去临水。我谄媚将宁三面前的盖碗斟满茶汤,笑眯眯的说道:“你有什么可担心的?横竖我又不是上战场去打仗,你也知晓九哥的性子,虽然勇猛无敌,可他脾气过于暴躁,这些年的战事几乎都是六哥在他身边协助,这样的事本就是要靠随机应变的,倘或身边再没个能管住他的人,万一有些什么事的话,以他的性子只会小事变大。”

  宁三冷冰冰的瞟了我一眼,声音丝毫松口的意思都没有:“其实我本意是不怎么赞成这个做法的,即便不这么做,青山关胜算也算大了,不过是多费些时间而已,倘或还要你亲自前去的话,我想不只是我,便是皇上和九殿下也不会同意的。”

  正要发作,我却突然想起了宁三的脾气,连忙挂上一副比较沉重的表情,叹了口气:“唉,说的是这般轻巧,可你知晓多费些时间的话要浪费多少的钱财军力?战场上又要徒增多少的亡魂吗?我知晓你是担心我,可你也该知晓,我心中是多么的记挂着大祈的,当初我既扶持心儿登上了大祈的皇位,那么保住大祈的江山也是我无法逃离的责任。”

  宁三还是没什么表情的盯着我,不发一语,我探身抓住了宁三的一只手,继续道:“这些年战事不断,国库空虚,适逢这样的乱世,各地异象天灾,百姓苦不堪言,现下唯有尽早的平定叛乱,结束战事,朝廷才能有精力去安置那些受灾的流民。再者,心儿亲政不久,朝堂之上的事免不得是要你和宁相等一干大臣扶持着的,这样一来也就我一个闲人了。”

  宁三不再盯着我的双眼,侧首看向亭外,好一会儿才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,我自是无比的兴奋,正要抽出手来,手指却被宁三握在了掌心处,望见我受伤的十指,宁三满目惊痛,不等宁三说什么我便使力将手抽了出来。

  第三百三十章 忧思处,几番思量

  我正暗自担心着宁三若是因为我手上是伤改了主意的话就不好办了,垂首沉默着,宁三起身向亭外走去,走出几步之后却突然停住了脚步,没有回首看我,声音飘渺的有如从天外传来的一般:“我自知再无在你身边守护你的资格,可我曾对你说过,这一世都会尽力去守护你想要守护的东西,无论是大祈还是皇上,唯有除尽那些会对你不利的因素,你才再不会受伤,也唯有这般,我才能安心。”

  我没有说话,只能再次看着宁三有些孤独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,这么些年来我似乎看到过无数次宁三的背影,无论是儿时的,少年时的,还是如今的,宁三虽总是留给我这样的背影,却从未将我弃之不顾过,无论我距离他有多遥远,他总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守护着我,守护着我想要保护的。

  得知我觉得欧阳子偕这个办法可行,明珠大抵是最为高兴的一个人了,这两日往沈府中来的远比前两日勤快多了。现下我正在亭中研究着棋谱上的棋局,文弈的通报声便传了进来。

  须臾,我再抬首时明珠便已站在了我面前,我笑意盈盈的道:“嫂嫂怎么不坐下?思城没有随你一道来吗?”

  我张望了一下,并未看到思城的身影,多少有些疑惑,平日里只要得知是来见我,这小家伙是断断不会错过的,不知今儿是怎么了。明珠犹豫了一下,才矮身坐在了另一个蒲团之上,脸上满是纠结的表情,沉吟了一下才问道:“你的意思是要孝真率军攻打北袁?”

  我以为明珠是过于担心九哥,浅笑着出言安慰道:“我知晓,嫂嫂是担心九哥,不过相对于驻守青山关,攻打北袁这个差事要明显比前者来的轻松很多,况且,南元是嫂嫂你的母家,南元王待九哥自也比别人要亲厚一些,你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?”

  “只是,孝真个性素来暴躁,倘或身边没有个能够劝得住他的人,只怕是···”

  “原来嫂嫂是担心这个,无妨,九哥如今也早已过了而立之年,早不是当初那个容易意气用事的少年了,这件事交给九哥我很放心,皇上也放心。”话刚说完月奴便拿着托盘来上茶了,明珠便也住了口。

  我看了一下盖碗中的茶以及几碟小点心说道:“嫂嫂尝尝,这茶是新的雨前龙井,这点心是杏仁佛手,二者配在一起吃十分的爽口。”

  明珠拿起一块来浅尝了一下,便再度开口道:“不是我过于担心或者阻拦孝真前去,朝堂上的事我一个女子不好说些什么,只是,孝真素来是最听你的话的,倘或你能随着孝真一同前去的话,我便也就不会这么担心了。”

  我挑眉看了明珠一眼,听她话中的意思大有希望我陪在九哥身边前往南元走这一遭,心中隐隐有些疑虑,却又抓不到头绪,想着或许明珠是太不放心九哥的脾气,担心这事万一没有办好,免不得上面是要降罪的,拉着我同去的话,一来我能管的住九哥,不至于出什么大乱子,二来,即便真的事败,要降罪的话心儿怎么着也会顾念着我。想到这里我了然的一笑:“嫂嫂放心,我本就有此意,即便你不来告诉我,我也是不会要九哥独自前去的,我们也算是想到了一起了。”

  听到我说一同前去,明珠脸上的表情才算是放松了一点,端起盖碗来饮了口茶,却又似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道:“我昨儿进宫给太妃娘娘请安,碰到了明国的那位小世子,你还记得吗?叫桑若的那个孩子?”

  严桑若,我自然是记得的,若不是因为我,他大抵是会好好的留在明国的建安宫中的,也不必小小年纪便来了大祈做了质子。我知道明珠接下来还有话要说,便点了点头没有应声。

  “我是觉得,难道那严世子真的能不顾念自己的孩子的生死发兵叛乱吗?既然是质子,为什么不加以利用?”

  明珠素来是个安分的性子,朝堂中的事从不多过问一句,今天这是怎么了?我不动声色的又打量了明珠几眼,才轻声道:“但凡心中装的下这个天下的人,是决计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生死就改变自己的意图的,严洛当初既然肯将严桑若送来曲城,自然也是打定了要牺牲他一人,只是可怜他小小年纪,却有这样一个狠心的父亲。”

  “严桑若或许威胁不了严洛,可对北袁却应该也能起些作用的,要知道,他的生母可是北袁王的亲妹妹。”明珠侧首看了我一眼,慧黠的双眸中显示着成年女子才有的智慧。

  我沉吟了一下才问道:“那嫂嫂的意思?”

  明珠拉起我一只手才说道:“不如将严桑若也带去南元,万一北袁顽抗的话,有严桑若在手上,此时那北袁王正在青山关,量那北袁王手下的将领也断断是不敢轻举妄动的,这样,不是又增加了一分胜算?”

  明珠的话乍一听还是蛮有道理的,即便严桑若不能挟制住严洛和尹玉泽,可尹玉泽的手下却万万不敢在未曾得到命令时罔顾严桑若的性命的,再者,严桑若完全可以等到我们有些失势时再用来扳回一局,虽然胜算很大,可还是要未雨绸缪的好。

  思量来思量去,虽然心中觉得明珠似乎哪里有些反常,可她确确实实是为了大祈为了九哥好,想来是我孕中多思的原因。九哥回到曲城之中逗留了一天,第二日便在明珠依依不舍,隐隐含忧的目光中同我踏上了前往南元的路。此次我带在身边的是文祀和月奴,严桑若和他的两个乳母也一道随行。之所以要带文祀,首先文祀精通医术,我现下怀着身孕,身体又多有不适,文祀自然是免不得要跟在我身边照顾我的,而月奴,我生活起居上更是万万离不开的,再者文祀和月奴都算得上武功高强,文弈似乎也就没有跟在我身边的理由了。

  在得知我打算将文弈留在沈府中主事之后,文弈几乎要以死相逼要跟着我去南元,好在我素来知晓文弈的脾气,一番恳切的谈话外加胁迫之后,文弈便是再不情愿也只得留守在了沈府之中。

  深秋的季节,花凋了,叶落了,一路上所遇到的风景无不透露着一股荒凉之感,我自是免不得又要伤春悲秋一番的,不禁也就忆起昔年和月尘前往南元时的情景,时间恍如白驹过隙,一转眼竟然已经时隔十多年了。这种感觉在再度入住金泉宫中的栖霞宫时尤甚,物是人非,大抵说的便是这样的情景吧。

  我有些惊诧的望着刚刚不及细看的欧阳子偕,一直在心中对自己说要忍住忍住,可在说了不知多少遍之后我还是脱口问了出来:“元王,怎么才十多年未见,你倒像足足老了二十岁有余呀!”

  说出来之后我才知道这话说的有多么的不应该,不止是欧阳子偕不知该如何答言,便是九哥和月奴也是一脸的尴尬神色,似乎谁都没有料想到我会问这么一个问题,其实我想九哥一定料到了,之所以没阻止我大概他自己比我还要好奇。

  好一会儿,欧阳子偕涨红了面皮,垂首道:“公主说笑了,虽然时隔多年,公主虽发丝全白,容貌依稀与昔年丝毫未曾改变。”

  听到欧阳子偕的话我故意拉下一张脸来,声音带着几分严肃的意思说道:“元王知晓我的身份在心里搁着便是,昔年的长乐长公主早就已经死了,长乐陵都修筑好了,又从哪冒出来的公主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