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庶媳第151节(1 / 2)





  居然是夏氏所制,开元帝即便再想要也不能要了,不然别人会说闲话的,当然,这对于他而言无所谓。

  还是芸娘见机:“说来也奇怪,自从佩戴上这个荷包后,小女就再也没有染疾,真真是药王菩萨和元始天尊保佑。”

  这话开元帝爱听,“既如此,今年万寿节你们家就不必进献什么贵重寿礼,送些这个吧。”

  姝丽觉得不妥,但没说什么。

  还是芸娘笑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由臣妾亲自缝制一本药王圣经献给皇上,愿吾皇延年益寿,松鹤百年。”

  “好,你是个痛快人。”开元帝觉得和聪明人打交道也太舒服了。

  本来穆莳就是个提头知尾的人,没想到其妻更胜一筹。

  如此,芸娘母女方出去,她带着女儿同宫里主位处请安,这次宫务是由罗昭仪和费昭媛共同管着,这二位都分别生了皇子,费昭媛虽然没有罗昭仪受宠,但是起品行,还是受到皇上肯定的。

  据说是皇上说皇贵妃和惠妃年纪大了些,精神不济,让年轻点儿妃嫔帮忙处理宫务。

  庞皇贵妃那里略坐了坐,惠妃倒是很周到的样子,还是罗昭仪和费昭媛比较好,既没有说许多话,还赏赐了文房四宝,费昭媛还告诉姝丽每日用膳的时候,在某个地方某处能带几人进宫,芸娘松了一口气,这才是办事儿的人的做法。

  费昭媛本就新官上任,她如今既年轻着,圣宠虽然没有罗昭仪多,但一个月也能几日见着皇帝,于是全副心思用在办差上,十分稳妥,神采奕奕。

  这让芸娘自家都觉得看来皇上安排的挺好,大雍自然崇老,觉得年纪大的人经验就多,但往往年轻人其实做的不差,甚至是更好。

  回到家中,姝丽才松了一口气,“娘,女儿要是何时能和您一样就好了。”

  “娘比你大这么多,肯定应对的更好,但是日后你自个儿就要独当一面了。你看咱们这位皇上,是十足十的明君,所以一应做的很好,也是咱们的福气。”

  “嗯。”

  但姝丽好奇道:“娘,您真的要替皇上绣经书啊?”

  芸娘重重点头,又感叹:“其实皇上是看上你戴的这个荷包了,这荷包可花了我不少心思,特意为你绣的。自然,皇上要的,若不是这等贴身的,那倒也罢了。”

  虽然姝丽年纪小,但老公公要儿媳妇的荷包,传出去实在是不好听,换成经书就文雅多了。

  还好最后皇上没说出来,还是有分寸的。

  晚上的功夫,芸娘和孙淑人一起为姝丽缝制了一个书包,简简单单的翠绿色书包,针脚细密,芸娘开了库房选了文房四宝出来,都是极精致精巧的。

  “好啦,日后早早的,你就要去读书了。”

  提起进宫读书,姝丽担心自己的学问露怯,却又带着一股兴奋。

  选的俩个小丫头都是贴身伺候姝丽的,也是容貌貌美之人,在穆家三房,不存在怕丫头们太美貌。

  芸娘只吩咐这俩人:“你们既然进了宫陪小姐,就得做小姐的左膀右臂,轻易不能离开小姐身边,若是让我发现你们当值不认真,出了纰漏,我不管你们的爹娘在府里有多大的体面,是不是家生子,仔细着些。”

  俩小丫头平日就知道太太积威甚重,都不敢有二心。

  孙淑人便给了赏钱,这一个大棒子一颗甜枣,不过是小丫头,早服服帖帖了。

  姝丽自此就进宫读书了。

  她一走,孙淑人还有些失落:“不知道我的姝丽在宫里习不习惯?”

  芸娘就笑:“瞧您说的,这会子马车还没有走到宫门口呢。您可不能只顾着姝丽,还有元清呢,这孩子正是好玩儿的时候,咱们婆媳二人有他在,总不会寂寞。”

  元清正是年纪小好动的时候,却又不似旁人家的孩子那样闹,芸娘现在终于腾出手来抱小儿子了。

  这个孩子孙淑人也喜欢,更兼是老小,真正是千般万般宠爱。

  正想着,说是林氏过来了,这个时候过来,也不知道大嫂是有何事?

  芸娘暗自想着,只见林氏一进来就道:“善儿的婚事,我还是同意了。”她虽然不喜这个孩子的出身,可冯家却是是不错的,她也不能昧着良心。

  “冯姑娘其实我前些日子也见过,确实是个不错的姑娘,大嫂您同意就有所本。”

  林氏笑道:“我还以为你会觉得我妇人之仁呢。”

  “那不能,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,元善打小是在您的教诲下长大的,我们元澄也说起善哥儿是个好孩子,不是那等轻狂没边儿的。您为他许下这门亲事,不管怎么说,他该谢谢您才对。”

  就知道三弟妹与旁人不同,林氏也很高兴:“是啊,要么说人总要积德,善哥儿那孩子如今求问功名,冯家姐儿嫁进来,肯定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。”

  芸娘见她有决断,就道:“您那儿若是差人帮忙,只管喊了我去,不过,淳哥儿媳妇进门了,您就是想用我,也用不了。”

  林氏也打趣道:“那我能得用一日,还是要用啊。”

  说着,又说这么没有见到姝丽。

  哎,提起这事儿,芸娘就说了姝丽进宫读书去了。

  林氏诧异又惊喜:“这是好事儿,代表皇上看重咱们姝丽。本来今儿要是不太冷,我还准备让宝婷过来玩儿的,没曾想有这样的造化,大造化呀。”

  想起那个时候就是穆芙嫁给六皇子,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呢。

  芸娘摆手:“大造化我们想不到,她能安稳读书我就安心了。”

  “你也想的太多了。”

  林氏也是当家人,没功夫特意来这里玩儿,话说完就回去了,回去又把元善和朱姨娘找来,说了冯家诸多好处,说这门亲事元善不亏。

  甚至还道:“你三婶前些日子听说也见过那姑娘,还和丽姐儿关系也好,确实是文采了得。”

  “太太,真不知道怎么谢您了。”朱姨娘满眼感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