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9章(1 / 2)





  贾赦凉凉的说:“隋文帝亦是明君。”偏他儿子一代便将江山给败了……“要毁掉江山还不容易,会败家昏君的一代、不太会败家昏君的两代,足矣。”

  姜昭闻言如被雷劈了一般。

  贾赦又道:“听说,尧舜禹他们那会子是原始社会,有个数千年吧。咱们这会子乃是奴隶社会,也有三五千年,如今差不多到头了,我朝是最后一朝。从下面一朝开始便是资本社会?还是什么社会?那会子我太年轻,记不太清了。”

  姜昭急了:“哎呀,您怎么不记得呢!您可好生想想!”

  贾赦心中暗笑,脸上愁眉道:“他又不曾明着告诉我,只是在跟我讲马氏学说之社会演变时顺嘴提了那么几句,我能记着这些都不错了。”

  姜昭忙问何为马氏学说之社会演变。

  贾赦张嘴才要说,忽然摇头:“一时半刻说不完,太多了。”

  姜昭愈发想知道,只央他:“好伯父,你先教导给我,说不完的咱们回去再说。”

  贾赦前头这一大通本意便是要引着他问这个,哪能不告诉他呢。故此一副不藏私的模样儿,慢慢的细细的将中学课本里学来的那些社会制度演变一套套说来。才说完“如今我们这便是奴隶社会”,尚未展开,何喜找来了,说是时辰不早,该回去了。

  姜昭正听得津津有味,虽为扫兴,也没法子,忙扶了贾赦回前头去与迎春黛玉等会和。

  贾琮因为得了吩咐,今日自己顽,爹爹有话要同姜大哥哥说。虽有些不大高兴,因想着大约是为了林姐姐的缘故,也忍了。这会子终于见他爹与姜大哥哥来了,忙凑上来撒娇儿。贾赦赶紧哄了他几句,又许了明儿带他骑马,方好了些。

  姜昭便让他吊着悬了半日的心,直到吃完晚饭还陪贾琮顽了好一会儿,终是贾赦借着“小孩子要早睡”打发这个小尾巴回屋去了。

  贾赦这才领了姜昭到自己屋里,两个人坐在案前慢慢讲起。

  这一整套东西可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,足足讲了半个月,方勉勉强强说明白了,还亏了姜昭聪明、贾赦口齿也伶俐。明面上不过是替姜昭长了一套后世的学问,实则一来让他疑心本朝后头很快便有昏君,二来也将皇帝这玩意的由头给掰扯清楚了、从原始社会的根子到后世眼见百年后便要没了,都掰扯清楚了。替明君效忠自然是士大夫之梦,他们又有多少肯替昏君效忠的?说白了,儒家早成了一种宗教。

  贾赦因笑道:“刘先生说,历朝历代,开国时多兴道。因道法自然,经历兵祸之后百姓需休养生息,君主贵族也多简朴,横竖没那么多东西给他们奢侈。中兴时期多兴儒,那会子各色奢侈物也多了,不平也有了。因儒家求仁,可使上下相安,纵有不平的,但凡不过分,举国臣民多能忍了。最后昏君当道之日,多兴佛。佛法使人忘尘、使人苦从前所不苦、忍从前所不忍。然佛法无边,终救不得当亡之朝。”

  姜昭闻之深思许久,长叹:“我曾觉得古人多智,原来后人也多智。”又道,“难怪伯父总能看透许多俗物。”

  贾赦笑道:“我也罢,刘先生也罢,都是凡人,不过比当世之人先学了些后人的东西,方显得不俗罢了。”因说,“我不敢告诉别人,单告诉你这些,乃是怕。你如今可知道我怕什么?”

  姜昭何等人物,他不提也罢了,他一提立时便明白了。“我祖父有几分迂腐。伯父恐怕……圣人之后……”

  他犹豫许久不肯说,贾赦只盯着他。

  姜昭让他盯得没法子,终于还是道,“有昏君。”

  贾赦点头:“你们家老姜与老老姜都太忠了。忠于明君自然是好事;若忠于昏君,不论是替他为祸百姓还是干等着让他弄死,都是傻子。”

  姜昭自幼受儒家正统教育,如今被他一番“马氏学说”给搅蒙了。

  贾赦也知道这玩意一时半刻转变不来,横竖他才十七八岁,正是容易接受新东西、容易逆反的年纪,又难得沉稳,守得住口。因说:“你且慢慢想着,只是这些万万不可告诉你老子。隽之那厮我怕他乱来、怕他想逆天。人不可胜天,当日刘先生再三留下这一句话。逆天之祸恐怕不止于子孙而已。”

  姜昭如今心头正乱,听了也只匆匆点头。

  贾赦加上一把火:“刘先生不欲告诉我本朝之事,然听他无意露出的口风,我朝乃亡于昏君和外族。”

  姜昭大惊:“外族?!”

  贾赦点头道:“不错。外族曾将我们四周的这金陵城日屠十万。”

  姜昭呆若泥雕木塑。半日方道:“怎会……如此……”

  贾赦哼道:“敌强我弱,敌少我多,自然如此。你以为昏君误国只单单误了他本家本姓的江山么?”

  姜昭默然。

  贾赦因拍了拍他的肩,“故此……三百年后那一朝有位开国名相,此人幼年方入学之时有句话,后人很是赞赏,我想送你。”

  姜昭忙肃然立起。纵然那位名相尚未出生,想来也是位人物。

  “为中华崛起而读书。”

  莫计较一家一朝。

  贾赦撤身从屋里出来,望着天上那如钩的古代的月亮,忽然想起周董那一曲“发如雪”来。他嗓子虽不好,那曲子到是应景的。

  姜昭在屋里听着贾伯父在外头廊下唱着什么“是谁打翻了前世……青史成灰”的,心中生出万千感慨来。这样的曲子全然不同时下之风,定是后人所做了。一时间游目骋怀,遐思无限。

  千里之外的姜文莫名打了个寒颤,下人忙劝他披了件大衣服。

  数日后他们离开金陵去苏州,姜昭忽然勒马回身望着后头的石头城,向肃然贾赦道:“我们的后人守不住此城么?”

  贾赦叹道:“一国不守、何以守一城?”

  姜昭决然道:“黎民无辜,何忍伤之。我不信后事不可变。”言罢驱马前奔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圣诞快乐!圣诞夜策反姜文的长子,哼哼。

  ☆、第76章

  话说这一日贾赦领着人进了苏州城,林家老宅早使了人去清扫安置,一行人到了直接拎包入住。

  黛玉去京里这些年此处有林家老仆守着,见自家姑娘回来涕泪齐下。黛玉不禁思念父母,也落了一阵子泪。迎春在旁劝了会子方好了。

  此番下榻之处既为林家,自然黛玉做主。她天资不凡,这两年又帮着迎春管家理事,气度早练出来了。先是将众人安置了,又安排些日常事务,吩咐厨下众人的口味,又四下查看一番可有不妥之处。宅中林家的下人并不多,倒是他们带来的下人多。因黛玉在荣国府帮着理家两年,贾家的倒比林家的还好使唤些。

  贾赦早叮嘱了迎春莫要插手,这是黛玉的地头,横竖让她忙去,自己领着贾琮逛人家园子去了。贾琮见了树便想怕,让贾赦拦了。他想着林如海贾敏那两口子太斯文,想是不愿意这淘气小子有碍观瞻的。迎春本想着黛玉年纪小、又乍回老宅,当帮上她几手。听她爹这么一说也明白了,故此在屋中指挥人手安置行李,想着不添乱便罢。待贾赦回了屋子,见床头加了一个小几,上头搁着一套茶具一小碟果子,心下稍暖。玉儿这孩子是个有心的,知道他有时候躺着喝茶吃点心。

  如此先歇了一日,次日去给林如海贾敏两口子上坟。贾赦对于上坟这种事从上辈子开始便不喜欢,只是不能不去。对着两个古人的坟,他脑子里想的全是后世的博物馆……所幸没人注意他。黛玉自然又垂泪不已,两个丫鬟上来搀扶相劝;姜昭倒是认真给未来的老丈人丈母娘磕了三个响头,默默祷告了一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