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二百零一章 尚武之风(2 / 2)

陈宫笑了笑,说道:“奉先不须担心!主公的军卒只会效忠于一个人,那就是主公!那个叛逆是没办法调动一兵一卒的!奉先离开后,我便有办法让那叛逆露出本来面目,然后再将其擒拿,到时铁证如山,就可以杀他了!如果奉先留在这里,只怕那叛逆不敢轻举妄动!”,说这番话的时候,陈宫的眼神显得深邃而冷厉。

吕布不禁有些自嘲地笑了,“看来,我留在这反而妨碍了公台啊!”,陈宫与吕布相视一眼,不禁也笑了起来。

第二天,吕布带着几十名亲兵离开上郡往并州去了。

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

八月一日,这个日子对其他人来说或许很平常,但对于征北军来说却有特殊的意义。在四年前的这一天,征北军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。

这一天,忠魂阁周围人山人海,不仅有数万征北军将士,更有数以十万计从各地赶来的百姓,他们都是来目睹今天的盛况的,除此之外,还有数以万计的阵亡烈士的家属。

忠魂阁,是陈楚提议修建的,专门用来安放阵亡将士骨骸的地方。这里不只会安放阵亡将士的骨骸,还会在其灵位旁另刻一块木牌,对其生平事迹进行简略介绍,以使前来瞻仰的人们能知道这位烈士是哪里人,是在哪一战战死沙场的。后世有人根据忠魂阁中著名烈士的生平事迹写了一部书——华夏英烈传,这部书在这个时空的后世广为流传。

忠魂阁位于并州城以北十里处,这里是一片山清水秀的地方。忠魂阁背靠郁郁葱葱笔直挺拔的青山,前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而过,在小河上修建有几座大型木桥,人们必须通过这些木桥才能到达忠魂阁。

忠魂阁是一座垒土高台式的建筑,就是先用土垒成一座高台,然后在高台上修筑建筑,下面的土台则用阶梯等各种建筑构建包裹起来。这样的建筑虽然工程浩大,但却有一个好处,那就是气势显得特别宏伟。气势恢宏,这正是陈楚要的。

忠魂阁分前后二进,前殿只有一层,内空高达八米,这是英烈殿。在英烈殿的中央竖着一尊巨大的木像,高有六米。这尊雕像是一个军人的形象,身披铠甲按剑而立,相貌栩栩如生。不过这个军人的形象怎么看怎么像陈楚。原来,工匠在雕刻这尊塑像时,不知该按照谁的形象进行刻画,于是工匠们就问负责忠魂阁修建的邓公,邓公灵机一动对工匠们说:“就照主公的样子刻吧!”,于是,立在英烈殿的木像就成了陈楚的形象。

在塑像左右有一对对联,上书“铁骨丹心征战天下,碧血黄沙至死不渝”

在英烈殿之后是忠魂祠,这是一座高塔似建筑,共五层,阵亡将士的骨骸牌位就被放在这里。

忠魂祠的第五层被称为战神殿,一般阵亡将士的骨骸是不会被放在这里的。只有身前立有大功,并且这大功还要是在对外征战中立下的将士,死后,骨灰才有可能被放进战神殿。在后人所著的《华夏英烈传》中,绝大部分都是取材于埋骨在战神殿中的烈士。

上午辰时,在众人的翘首期待中,今天的主角终于出现了。只见陈楚身穿铠甲脚跨战马,身后依次跟随着吕布、典韦、张飞、张辽、关羽、张颌六员大将,在排列整齐的五百名铁壁卫的戍卫下,容色庄严地行过木桥,来到忠魂阁长长的台阶下。

也许是今天的气氛特别庄严肃穆的缘故,所以围观的近十万百姓竟然鸦雀声,全都静静地目

不转睛的注视着陈楚及其身后的六员大将。

陈楚仰头看了一眼近二十米高的阶梯上座落的气势磅礴的忠魂阁,然后一步步缓缓地开始攀登,这是为了表示对烈士忠魂的尊敬。

其实,阵亡将士的骨灰早已安放进了忠魂阁,陈楚今天要做的就是到英烈殿祭拜忠魂。

………[

整个祭拜过程繁琐而复杂,陈楚辰时来到忠魂阁,直到未时才完成所有的祭拜程序。整个祭拜过程的繁琐严谨程度,与祭拜神灵相比,犹有过之。

这次仪式过后,征北军看向陈楚的眼神更加炽热了。阵亡将士的家属虽然仍感到悲哀,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自豪。而在普通百姓的心中则不由自主地升起崇敬之情,这是对陈楚的,也是对全体征北军将士的。

从此,征北军形成了一个传统,每年的八月一日,陈楚都会率领众将举行祭奠忠魂的仪式,以后随着陈楚势力越来越大,仪式的规模也越来越大,到陈楚一统江山后,这项仪式便成为了新帝国最重要的一项皇家祭奠活动,不过这是后话,这里就不说了。

随着陈楚颁行的各项提高军人社会地位政策的施行,特别是忠魂阁的落成及祭拜活动的开展,在征北军的控制区内,崇武尚武渐渐风行起来,军人不再是身份低贱的代名词,而是忠勇畏的代表,军人成为了许多热血青年向往的职业。

到后来,甚至出现了有女子非军人不嫁的情况。呵呵,这主要是因为,有一个军人做丈夫,在人前身份都高了半截。并且在有些村庄之间,还出现了相互较劲的情况,他们比较的是各自村庄的参军人数。

总之一句话,在陈楚的努力下,军人的社会地位及待遇得到空前提高,征北军士气高涨求战心切,兵源优秀而充足,军人成为普通百姓心目中的英雄。

不过,陈楚施行的这一系列政策虽然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正面效益,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。

首先是士族阶层跟陈楚的关系更紧张了,其次是社会上衡量一个人有本事的标准变成了武力,这直接导致了百姓们好勇斗狠的心性被激发了出来,这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的问题,对此,陈楚只能靠法律和儒道中的一些思想进行解决,效果还不错。

虽然陈楚施行的政策带来了一些问题,但总的来说还是利远远大于弊的。!~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