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二章:紫檀坞,无诡印(2 / 2)

庒琂缓下脚步听清楚,确实听真切了,反而止住不敢动。三喜那会子持灯走过来,略是拉她姑娘的衣裳,轻声道:“姑娘,怎么了?”

庒琂作嘘禁声。

三喜举起灯,看前方那石头,只见石头后显出一口月牙形玉门。

庒琂示意三喜跟在后头。两人小小举步挨近玉门边上。

刚收住脚,低头看地上,赫然看到地面上映有光,蹲下来瞧,映光的是两只半干的湿脚印。

庒琂吓出一背冷汗,倒吸几口冷气。

此处不止有她们两人,还有一个人在。从脚印上推测,才刚有人来过,可不知暗处那人瞧见她们没有。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,此刻,这双湿脚印,比暗箭还毒利呀!

三喜显然浑身发抖。

庒琂也开始喘息起来。

待稍稍冷静,庒琂才道:“走!”

庒琂的意思立即离开。三喜得令,便提起裙子,一马在前要跑。还未绕过池子,又听到玉门内传来几声沙哑的咳嗽声,还有脚步声。

这一回,听真切了,真有人!那人还在这里。

庒琂一把拉住三喜,示意往旁边石头后躲去。

两人藏好。

约是过一会子,沉沉的步声逼近传来,同时惊响“嘟嘟嘟”硬物撞击地面的声音。约一盏茶的功夫,月牙玉门显出一条黑影。

庒琂和三喜都望见了,那影子随着光在游移。两人紧紧依偎一起,强制闭眼不去瞧。不知过多久,听到池水响有声。

庒琂忍不住睁开眼睛,稍稍侧头看池边。

只见池边蹲有一白物儿,似人形。不敢正瞧真切,庒琂又赶紧闭上眼睛,顿住鼻息。

当下,池边再次咳起声音,彼伏激烈。待咳声停下,叹息声又起。

是的,池边那白物儿是人,绝对是人!若非人,怎会咳嗽,怎会如此悲伤叹息?

庒琂知道,即便此刻想跑也跑不脱了,不如等那东西走了再跑。于是,故作镇定,且看那白物儿想干什么。

不多时,那白物儿处传来几句沙哑的念白,倾听如是:

“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天阶夜色凉如水,坐看牵牛织女星。”

庒琂知这诗句,是大唐诗人杜牧的《秋夕》。

听完这首诗,庒琂禁不住想,这人到底是何人?听声音倒分辨不出男女来,竟嘶哑成这样了。细思这几句诗,乃是闺中怨诗啊!如猜测不错,此人是女子。

因这样想,庒琂心中稍安了,壮起胆睁开眼睛,再探出头看去。

此次,更看清楚细致了。

那是一个浑身发白的人,蹲在池边喝水。只见她一头银发长拖及地,身上几乎是衣不蔽体,只挂着一块腐烂的白破布,露在外头的肌肤,虽然映着光球暖光,可远远看白得实在刺眼。

庒琂心中纳罕,天底下竟有如此肤白之人。在南边时,偶看到海外国洋人,皆肤色细白,但也没能白到这种程度呀!可见此人非一般人了。

那人饮足了水,半躺在那里休息,一动不动。又过一会儿,那人从边上捞起一根玉杖,支撑起身,尚未伸直腰身,又咳个不止。

三喜不敢睁开眼睛,紧紧挨在庒琂肩膀上,抖得满口牙齿作响。

庒琂下意识搂住她。

或是三喜抑制不住哼嘤出声响,以致那人听到了。

只见那人猛然回头,面向庒琂这边来。面对而看,那人的五官竟长得如此!那一脸惨白不必赘述,只那双眼睛最为吓人,睁开的哪里是眼睛?那是两颗白球儿嵌在眼窝里,竟没有黑珠子。

庒琂吓得头皮发麻,浑身起疙瘩。

这时候,那人持玉杖步步移近。

庒琂急捂住三喜的嘴巴,自己也狠狠咬住嘴唇,不敢呼出大气。

眼看那人再行近就到跟前了。庒琂狠心咬牙,慌措下从地上抓几颗珠子,使劲儿朝另一边池子扔去。

珠子落水,溅起水花,发出响声。这才把那人注意力引开。

只听那人“呵”的一笑,转身去了。

庒琂心中庆幸:真险!

转眼功夫,那人拖着疲惫的步伐向月牙玉门返回。用不到许多时间,人就不见了。

此地,恢复如常态。

庒琂摇了摇三喜,悄声道:“走了,走了!”

三喜泪流满面,带哭腔道:“姑娘,我怕!”

庒琂不答应她,扶着石身起来,还使劲儿拉她。可三喜哪里有力气起来,软得跟豆腐似的。

三喜哀求道:“姑娘,我腿软。”

庒琂也腿软,因而再蹲下。约是过一盏茶功夫,两人才平复下来。

庒琂怕三喜依旧不敢动,便激道:“再不走,待会真走不了。”

三喜哭道:“姑娘,那是什么东西?我……才刚偷偷看一眼,那张脸……那眼睛是白的。”

庒琂自然是瞧清楚,也知道。她此刻避重就轻道:“有力气没有?”

三喜吞咽口水,狠命点头,又摇头,一脸惊魂未定。

庒琂安慰道:“我们出去就可以换衣裳了。”因她看到三喜尿湿了衣裙。

三喜点头,满脸惊恐羞涩。

于是两人走走停停,摸摸搜搜原路走出去。出了石门,外头一片星光萤火。

是的,又走回到灯笼虫那地方了。沿着才刚来的路跑去,用不到多久就能到那石室了,出了石室,就安全了。

可是,庄府外头撤兵了么?外头安全么?

一路出来,庒琂胡思乱想,不禁伤神:天大之大,没一处可以让我容身躲藏!

尚未走出灯笼虫这处暗地,一阵动静由外向里面袭来。

紧接,听到一声尖锐的疾唤,主仆两人吓得赶忙收住脚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