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9章气吞万里如虎(1 / 2)





  刘裕灭了桓玄之后,他的理想只是实现了第一步,因为,他接下来还要灭了西蜀、南燕、后秦,甚至北魏,最后灭掉东晋,建立属于自己的大一统的国家——大宋!

  这是一个天纵奇才,也是一个志吞八荒的雄才!

  然而,他的出身却是很低微,他小名寄奴,就知道他家的文化水平了。

  辛弃疾说:“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”

 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斜阳照着荒草和树木,这是平常的巷子,人们说,刘裕就住在这样的地方。

  可是,那又怎么样?一样未能阻挡他“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!”

  刘裕的出身,据说是刘邦的后代,这个,就很难追究了。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,还想追加祖先是朱熹呢。不过,不管刘裕的祖先是不是刘邦,摆在他面前的就是贫寒!

  他年轻的时候,以卖草鞋为生。

  这一点倒和刘备很像,也是卖草鞋为生。所以,他其实也可以说刘备是他先祖,因为,一样卖过草鞋。

  王猛也和刘裕一样,出身贫寒,他用读书改变了自己的一生。然而,刘裕不大懂文化,所以,指望他靠读书改变一生,那是不可能的。但是,他遇到了适合他的年代,那就是:混战的年代!

  这样的年代,最需要的就是打战的人才。

  刘裕无疑就是打战的人才。

  他为人英勇,这适合做一名战士;他同时又为人有谋略,这又使得他适合做一名将领。

  刘裕知道卖草鞋是没有前途的,于是,去干自己想干的行业——当兵。

  他加入了东晋的北府军。

  这北府军的建立者是谢安,直接领导者是谢玄。

  是魏晋时期极为厉害的一支队伍!除了作战英勇,纪律严明之外,还有就是速度很快。

  也正是这样一支军队,以八万人的人数,击败了九十万人的秦军。

  淝水之战,不知道刘裕有没有参加,就算有的话,他当时也是个小小的士兵,没人会关注到他。

  一直到了隆安三年(公元399年),五斗米教的孙恩、卢循在会稽起兵反晋朝。

  晋朝派前将军刘牢之去镇压,而刘裕在刘牢之军队里已经做到了参府军事的职务。

  这样一来,他不再是单单展示自己的英勇善战,还能展示他的机智兵谋了。

  刘牢之听从他的话,多次克敌致胜,屡立战功。

  刘裕也因功升为建武将军、下邳太守、彭城内史。

  这时的刘裕,在刘牢之的军队中,成了第二把手了。

  他很快就成为第一把手,因为刘牢之被桓玄逼得自杀了!

  刘牢之是当时唯一能兵力可以抵挡桓玄的将领,他看到司马元显不是桓玄敌手,便选择了投降桓玄。这一投降,才知道,桓玄步步相逼,不但夺取了他的兵权,还杀死他的儿子。他在悲愤和无奈之下,选择了自杀。

  刘牢之一死,他的人马便归属刘裕。

  刘裕看到桓玄势大,当下暂且依附桓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