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8节(1 / 2)





  当初笪御进府之前,就将时家摸了个底朝清。

  时庭深并不是时眠的亲生哥哥。

  时南昌和马惜玉成婚后迟迟未孕,后来为求子去上香,在山脚碰到五岁的小男孩正在被乞丐头子欺负,马惜玉心软下将他带回将军府。

  再后来就被时家夫妻收为养子,冠以时性,取名庭深。

  这件事并不难查,只是时隔多年,时南昌又带着时眠回了宣阳,所以宣扬的人鲜少有人知道这些事情。

  影楼还是从凉安查到的。

  可是,时庭深四岁之前的事情,却是再也没查到。

  至于时庭深是否还记得以前的事情,笪御就不太清楚了。

  此事多半是时庭深做的,他为何要这样做,有什么目的?

  笪御戚眉,想了一圈也没结论,只能慎重和诸承煜的说:“多加几个人手,尽快查出那三个人的下落。”

  诸承煜:“我知道了。”

  “扣扣”,门外有人敲了敲门,之桃低低的声音传进来:“主子,该歇息了。”

  诸承煜瘪了瘪嘴,轻轻一跃跳回房梁上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春闱即将到来。

  这几日府中在给时庭深准备上京赶考的东西,马车,被褥,干粮,银钱……

  终于到了正月底的时候,时庭深带着良直,去了凉安。

  马车上——

  时庭深懒懒的躺在棉垫上,半磕着眼问:“事情办得怎么样?”

  外面良直坐在车夫旁边,回道:“已办妥,公子放心。”

  良直听见车厢内传出一声轻笑,他扶着车源的手咻的一攥。

  他抬头望了望天,马车缓缓行驶着,风一声不吭的带走了冬日的寒冷,天暖了。

  今日是个好日子,万里无云,春风拂面。

  最近风和日丽,街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。

  货郎挑着扁担走街串巷,街口的摊子使劲在吆喝,好不热闹。

  近来茶楼的生意尤为火爆,茶楼里不知从哪来了位说书先生,那口才说起故事来滔滔不绝,天花乱转的,楼里坐满了客人,都听得兴致勃勃。

  “咳咳……”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,“话说宣阳时家来了一位远方亲戚,芳龄十九的还未出阁,听说这位女子成天带着一副面纱,极少出门。有传言,这位女子容貌倾国倾城,身姿曼妙,是世间罕见的尤物,也有的说这位女子貌若无盐,歪瓜裂枣,甚至早些年毁过容!”

  一位大汉就坐在说书先生的下边,他嗑着瓜子,露着一口黄牙,声音洪亮贯穿了整个茶楼:“那先生见过吗?”

  说书先生摇了摇头:“并未,我哪有那个福气。”

  “咦……”楼中顿时一片哗然。

  大汉旁边的人笑道:“十八还未出阁,多半是貌丑无盐。”

  有人赞同道:“有道理,我表姨的堂哥的朋友的姐姐在时府打杂,听说那位姑娘从来就没摘过面纱。”

  茶楼里也有女子,只是男女多半不同桌,有个夫人模样的捏笑道:“哦呦,哪个女人不在乎自己的样貌,我要是长得跟天仙似的,保准天天上街显摆。”

  她同桌的接着说:“是呀,说不准是个夜叉!”

  这些小市民,平时日出而作日落儿息,没什么娱乐生活,便最喜欢八卦这家公子,那家姑娘。

  很快笪御貌丑无盐的话就跟风一样席卷了整个宣阳城。

  多数人都是看笑话的,那些有头有脸的公子姑娘们不能像市井小民一样说东道西,但是好奇乃天性,八卦是顽疾,整的他们抓心挠肺,只是碍于面子,大家都忍着,私下几个小姐妹偷偷议论而已。

  这个时候,崔府中的小院里。

  崔明媛躺在摇椅上,全菊站在一旁用湿帕将她的手细细擦了一遍,另一个婢女端着枇杷走了过来。

  全菊是崔明媛的贴身婢女,接过枇杷对那人说:“珠钗,你去拿把伞过来给姑娘遮遮。”

  珠钗:“是。”

  崔明媛闭着眼,嘴角抑制不住的勾起,声音里的兴奋都溢出来了:“哈,现在外面一定特别热闹。对了,叫蔓枝小心些,别被发现了,日后少不了她的好处。”

  全菊抬眉看了眼她,给她递了一个枇杷,低眉应道:“是。”

  崔明媛小小的咬了一口,她语调雀跃:“好长时间没出去玩了,这个时候办个茶会正好。全菊,叫底下人准备一批帖子,日子就定在……三日之后。”

  “姑娘!姑娘!”

  这时,忽然有人兴冲冲的闯进院子,崔明媛起身,一看是母亲身边的人,连忙问道:“戴婆婆,什么事这么急?”

  戴婆子咧着嘴,气喘吁吁的回答:“明、明淑姑娘来、来信了。”

  崔明媛眼睛一亮:“真的?!”

  崔府接到了崔明淑来的信件,全府都沉浸在喜悦之情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