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16章 为所欲为(2 / 2)

邵逸夫也是略微震惊,这样的做法,短期内减少邵氏院线的片源和生意。但如果战略渐渐的获得成功,那么邵氏院线和新创业影视集团,则有可能成为未来影视行业的话语权的掌控者之一。不仅仅的靠着资本优势掌控明星导演的经纪合约,那并不牢靠,而是靠着技术领先和标准垄断,真正的掌控行业的话语权。

“你有几分的把握,这个方向是对的,但具体的过程,不好把控。”

邵逸夫直言,邵氏电影的没落,是市场自然发展的结果,而林棋的做法,则是主动干预市场。

“七分把握,五年以内,华语电影整体制作水平,质量应该会有提高,到时候,我们冲击海外市场,应该会有很明显的变化。”林棋说道。

《fate/stay night》推出之后,虽然受制于胶片放映设备的效果有限,但在海外市场的反向也是极为不错,掀起了阵阵热潮。

受此影响之下,很多的海外观众,强烈的呼吁,引进数字高清放映器材,更好的呈现画面的效果。

这就是曙光,当然,也只是开始,好莱坞电影的蓬勃发展,到了二十世纪初期,完全就是野火燎原,迅速的刮起了全球热,在工业时代的步伐下,更好的迎合了世界各地的口味,对于海外世界,一度形成了割据的巨面。

“你就放手去做吧,老夫的过去经验做不了准,但是,我感觉你一定能做出远超过我的成绩!”邵逸夫这样说道。

两人又是闲聊了一个多小时,林棋这才拜别离开。

新创业的动作很快,团队的公关更是做的很好,短短半个月的时间,各大报纸,电视台,都是植入了新创业的广告,而其中一条信息,就是为了推进电影行业的技术发展,旗下的电影院线,优先考虑数字高清摄影机拍出来的数字电影片源。胶片电影电影院,只会选择极少数优秀作品,才拥有放映资格。

这是个很细微的变化,但在电影的从业者看来,却是无异于行业变天了。

以前香港电影行业每年产五六百部作品,有些初创的电影团队,甚至不要人工成本,仅凑齐了胶片和租摄像机的钱就开怕,成本最低甚至仅要是几万块钱。

那些画面垃圾的片源,一样是有可能获得院线的放映资格。只不过,成绩差的话,几天之内就会下画。

简单说,香港的电影在当地上映并不难,三分之二的电影,都有资格在电影院上映。只不过电影院对于那些质量很差的电影,仅给一个放映厅的试映,并不会帮出品方制作更多拷贝。只有试映成绩好,才会制作更多拷贝,扩大放映的范围。

而新创业系,则是给出更残酷的筛选机制,优先考虑数字摄像机。也就意味着,预算低于500万的电影没戏了!因为,现在的新创业影视集团租界数字摄像机,三个月的租金高达300万元。

“新创业影视又想做什么,疯了吗?不要小成本的电影了?”

“香港电影是小成本电影撑起来的,新创业影视公司放弃小成本,这是自取灭亡!”

几乎所有人都发出了猜测,作为回应,新创业第二天即使做出了解释,香港电影目前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数量,而是质量。大量的从业者,一年多的可以拍10部电影,基本上都是没有影响力的烂片。与其这样,不如集中经营和资本,拍摄一部电影。数字影视的时代,也是未来大势所趋,如果不想要被淘汰,尽快拥抱新技术,才能拥有未来。

“怕是疯了吧,多少年来,都是这样拍电影,这是新创业是要做什么,我刚刚拍到一般的《抗日大业》,都谈好了合作,难道说拍出来还不让我上映!”

虎门影视基地,一个三流的剧组导演刚刚停机,拍摄完新的手撕鬼子镜头,就是得到了这样的消息。

“导演,我们这个怕是搞不定,真正拿得出台面的,也就那么几个导演,我们这个……”编剧一脸忧愁的看着导演,心中很担心。

“没事,继续拍,我们和院线有合同,如果他们拒绝,那我们打官司!”导演一咬牙,继续开机。

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,不得不说,他们看到了被新创业影视集团收购的邵氏院线的潜力,鼓足了劲头,正要来一个高产似母猪,就收到了这样的消息。

一时之间,消息传遍了内外,可谓是怨声载道,没有人看好林棋这一波操作。原因很简单,真正能出好作品的,也就是极少数的导演能出,而且一部好的作品,拍摄需要大量的时间,按照严格的标准,一年顶多有20部作品,能达到新创业系的质量要求。院线不可能只为了这些电影服务,那样的话,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得关门歇业。

一部电影的热潮过去之后,需要更好的作品来接替,才能形成完美的循环链。

很多人觉得林棋有点飘了,有钱就以为可以为所欲为。不少人,甚至想要看着林老板在院线市场跌跟头,把自己吐出来的话,重新吃回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