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一节海防、陆防之争(1 / 2)

第一节海防、陆防之争

朝廷“火筷子”一拨,又拨旺了大清“海防、陆防之争”这把火。



原浙江巡抚丁日昌以《拟建海洋水师》章程入奏,建议建立三洋海军,李鸿章甚至提出暂弃关外、专顾海防,将“停撤之饷,即匀作海防之饷”。



以左宗棠为首的一部分官员,则力主出兵收复新疆,理由是:如果西北“自撤藩篱,则我退寸而寇进尺”,尤其招致英、俄渗透。



不知是“收复新疆”的争议开始,还是“专心对日”的争议打头,反正两者赶在了一起,又引起一个长久的问题——“海防”与“塞防”之争。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
海陆难以两顾之痛



一直以来,事关大清国的国防建设,大臣们分成两派,即海防派和塞防派,或称海防和陆防两派。



随着时局的变化,两派各执一词、争执不下,朝廷也一直左右摇摆。



但是,我们评判大清“海防和陆防之争”优劣长短,其实就是个伪命题。



古人不是傻子,大清高官也不是吃白饭的,清楚问题所在。



海陆两派争的,不是不防,也不能不防,不是需要哪个不需要哪个,而是谁先谁后。



先海上还是先陆上,不同之处,只是军事思想指导上和对局势的判断的差异。说到底,它实质上最终是一个战略选择的问题。



中国是传统的大陆国家。长期以来,中国的疆防概念,也基本上等同于陆上边疆,而无“海疆”概念。



明太祖朱元璋派36大姓迁居琉球,提高琉球制造大船水平,是中国王朝史上最大规模的航海技术输出。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,最远到达非洲沿岸,是中国王朝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探险。



然而,今日的海域怎么样呢?最远处,也只留下南海一片海上遗产。



对着世界地球上那一大片海,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。我们错过了地球大发现之旅,反而让欧洲后来者居上,那一轮全球势力的大布局后,地缘政治版图的变化给我们造成的压力,直到今日还在。



天朝大国丰富的物产,使我们不必看重外域。航海巨大的花费、生命的付出,得不偿失,使中华帝国打消了走出去的愿望。



退回就退回吧,国防上也没有将海上列入重要防御方向——茫茫大海阻隔,即是天然防御。我们不出去,敌人也未必有那本事进来。



谁想到会有一天,欧美的舰船会将大海变成通途。



等到察觉海上威胁的时候,中国已经无法有效地从关注陆上疆界的安全中转移到海上。



到晚期,大清国面临多个方面的威胁。海上不时有西洋各国舰船逼迫,陆上面临俄罗斯步步进逼,巧取豪夺,列强推动下中亚几个国家的势力,也都趁火打劫。俄罗斯侵占伊梨,阿古柏竟在大清国内“建国”……大清国的边防,已经如同一个四面透风的篱笆,连“左支右绌”的局面都比这乐观,实际上已经陷入四面招架。



看看这次海防陆防之争的源起就知道,事实明摆着,若海防陆防同时并举,财力、兵力,力不从心。处处设防,则等于处处无防。



先解决哪里的问题,成为摆在大清面前的一个难题。



如此境地,分个谁先谁后,先顾一头,实为无奈之举。



只能是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了。



李鸿章提出暂弃关外,专顾海防,也是从当前“急需”出发,有点收缩防御,集中财力、精力,力求从海上取得优势的意思。



所幸争归争,干归干,面对西北被入侵瓜分的危局,左宗棠坚决主张反击。



我所知道的,左宗棠大人一直是“洋务派”干将,也是一直大声疾呼水师建设,还挽起袖子,准备在福建海面大干一场的大臣!



从他的痛苦选择上,难道不是正能看到大清之痛吗?



1875年,左宗棠以63岁高龄,愤然请旨出征,带领湘军子弟,历时三年平定新疆。到1878年击败阿古柏,摧垮了浩罕国,并将沙俄军队驱逐出伊梨。



打仗就要用银子,收复新疆,朝廷调动了陕甘宁蒙各省的力量保障,并给了千万两白银。这还是左公精打细算,又自筹部分钱饷,外加步步稳扎,一路屯田,就地解决部分军粮的情况下,所支出的用度。



海陆难以两顾,这是大清之痛。明知“挖东墙、补西墙,还是住破房”,也已经在所不惜了。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
大清水师之痛



大清水师,不是落后,是相当落后。



不是没有,是聊胜于无。



清史记载,清朝后期水师已经有了内河水师和外海水师之分。



内河水师是古老兵种,古老到从大清至少上推到三国赤壁,基本没变。当时各省及内湖、内河、沿江水师,战船名称形形色色,皆是落后的帆船,所谓的兵舰,不过是个头大点、帆数多点,弄几个老式铁炮在上边。



但外海水师呢?不过是个名头而已,也好不到哪里去,战船差不多,连个小火轮都没有,基本无法出海作战,竟至落到租用商用轮船出海剿匪,还要出近海、不能走远了的境况。



两次鸦片战争,大清海面上仅有的那点战船,几乎被“扫荡”一空。水师提督关天培和水师官兵的血肉之躯,挡不住西洋的大炮巨舰。



具体看看历史记载就知道此时有多破落:



道光“二十一年,以外夷船坚砲利,旧设外海水师,强弱不敌,等于虚设,拟改水师为陆师,专防内地。”“寻以海盗滋扰,全恃水师缉捕,广东之虎门,为外海籓篱,尤藉舟师之力,乃定议缓裁。”[《清史稿本纪》]就是说,勉强能称得上海军的外海水师,因为打也打不过洋人,还不如不搞,所以除了虎门的以外,基本全给裁了,留下虎门地区的外海水师,也是用来防备和追剿海盗的(追剿都够呛,估计也就是吓跑还行)。



这等于是干脆把海防撂下了,成了不设防。
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
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,大清便进行了建设“现代海军”的第一次尝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