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四节“要塞舰队”的强大身影(1 / 2)

第四节“要塞舰队”的强大身影



1875年,李鸿章奉旨筹办北洋水师。从那时起,他就费尽心思地采购欧洲近代舰船,同时,又是派人,派了官员还要派洋员,又是自己亲自踏勘,惮精竭虑地选址和兴建海防要塞。



我估计大清“以陆制海、以舰护港”的思路,多半也是出于李鸿章的决策。



在大清,李鸿章对建设海防体系算是相当明白的人了,而且他还注意吸取别人的意见,委托出使大臣郭嵩焘考察洋人舰队,亲切询问留洋归来的学生,还十分信任千方百计请来的一班洋人顾问。所以他才被认为颇有见地,大家都承认。



他主张的就是“水陆相依”,强调:“水师以船为用,以炮台为体,若有兵船而无炮台庇护,则兵船弹药、煤、水耗尽,必为敌所夺。有池、坞、厂、栈而无后炮台,亦必为敌所夺,故炮台与水师极宜并举。”



可仔细思忖这这段话,当然我们主要是从北洋舰队的失败的结果去反思、印证,这段话可谓“正谬参半”。



我感觉,要害就在“舰船――港口――炮台”三者之间的关系中。



诚然,每一支舰队都需要有良好的基地。再强大的海军舰艇,续航能力终归有限,海军总要回港,总要靠岸,总要补给,总要修理养护……



所以,李大人重视港口建设,把港口建设成强大的“基地”,是正确的。



而有港口,必须要考虑港口的自身防卫,所以修炮台,以护港口,也是正确的。



甚至必要时,以炮台与军舰相配合,也有其必要性。保船也是保港,保港也是护船。



但请注意――我说的是“必要时”,只能是偶然的,一时的,比如,港内的舰队突然被袭击,岸上的防御炮火就必须发挥作用。



这种时候是有的。二战,英国舰队突袭法属北非的奥兰和米尔斯克比尔军港,把此地的法军舰队送入了海底(法国投降德国了嘛,英美都不愿法国舰队变成德国的财产)。即使有了雷达了,珍珠港还被日本人突袭了呢。



但,这种情况是少数的,那这种依靠和配合也就不是永久性的。



舰船是机动力量,是进攻性力量,是独立作战的军种。



舰队要离港作战而不能老躲在港口里开炮,舰队也不可能带着港口去作战。



这能解释为什么一支舰队还需要多个补给基地,基地延伸到哪里,战舰就能到哪里。



即使是防御作战,非击败敌舰队,就无法取得胜利。舰队也不可能依靠基地的港口、炮台,消灭机动之敌。要想击败和消灭敌人,唯一的办法,还得打出去。



这么思考,我们就可以发现,李鸿章的观点,缪就缪在“以船为用,以炮台为体”,和“以炮台庇护兵船”。



它清楚说明了李鸿章在海军力量运用的根本认识上,出了问题。而问题就在,把炮台、堡垒、要塞,当成了主要依靠(炮台为体嘛)。



李鸿章有言,“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,不过守疆土保和局而已”,专“防敌之登岸”,也许是他作为一个海军统帅,自己给出的最贴近的解读。



读大清海军史,对于北洋舰队成立时轰轰烈烈,后来竟日渐凋敝,战时做出那么多怪异的行动,直至风吹云散一样消失在历史中,这个吊诡的轨迹,一直困扰着我。直到读到这句话,我几乎瞬间就明白了。



――*――*――*――*――*――



这一思路,与海军战略上所称的“要塞舰队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

可惜的是,这恰恰是海军战略家马汉所批评的――这种作战观念严重限制了舰队的活动半径,桎梏了机动自由,窒息了海军指挥官的主动性。



这一点,与海军舰队的机动作战特点,是背道而驰的。



按照李鸿章的思想,清朝海防十分重视永固型防御体系的建设,确实大大强化了清国海岸的防御能力,舰队在港湾内的停泊安全似乎得到了有效保证。



这是符合当时海军曾有一段时间内的传统做法。在大清海军力量尚不足以制海的条件下,倒也不失为一颇为正确,至少属于“最优策略”的选择。



但大清“要塞舰队”的弱势就很明显。



弱在弱在,基本丧失出海作战、机动作战能力。



弱就弱在,“依靠岸防要塞的舰队”缺乏杀伤力。



因为躲在岸炮火力的掩护之下,就等于把海军行动范围限制在近海、限制于岸炮的有效射程之内。



如果科技能有象现在这样的水平,具备远距离火力打击或投送能力的话,依托岸基飞机、导弹等远程武器或作战平台,舰队与岸防将相得益彰,有效地控制大片海域,让敌人停止在安全区域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