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二节一条重要的法则(1 / 2)

第二节一条重要的法则

一支靠钱买来的装备武装起来的军队,有着先天的不足。



一句话:钱买不来素养,钱买不来传统,钱还有很多买不来的东西。



仅有装备,不足为恃,何谈战胜强敌。



************



有钱难买素养――制度建设



要说大清海军不讲制度化建设,那有点委曲他们。



他们也费了一些事,组织人马、从下级抽调人才,调研、论证,制订出了一部条令――《北洋海军章程》。



说实话,这本章程我瞅了N遍,可以概括地讲:章程除了官制,待遇,就是礼仪――讲纪律的不多,讲训练的也不多,且纪律也体现着对上如何尊敬的礼仪,训练也体现着校阅时如何迎接、如何汇报,大量繁琐的礼仪。



就这么个玩意,花大量的笔墨在跟训练打仗无关的事情上,不是官僚作品又是什么?



当然,大清也专门弄过几本训练章程、作战条令的东西。但这个海军章程,可是个总的指导文件,是海军的“根本法”。



难怪!虽有指导,然大清训练,用当前形象的概括,是明显存在“练为看”。



大清自己称为北洋舰队,在一定程度上他已经形成了北洋舰队的规模,但是仅仅是规模。



我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。



它是不是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舰队,从他的人员构成和编制和训练上讲,他是。但是从它的战略指导,从他的作战指导,大的方面来看,它远远没有实现它的近代化。



因此它是一种很怪的军事体,怪就怪在它是嫁接来的,船是买来的,比如说北洋海军的训练水平并不低,他直接聘请了英国人,据讲当时海军在船上的训练,包括他的操作口令都是用英文来发出和执行的。有学者毫不客气地指出,这只能说明,丁汝昌和大清海军是多么懒惰。



但是这个仅仅是皮毛,从战略意识和战略指导,到对海军这一军种特性的体现来看,它远远没有实现自己的近代化。



************



相比,日本海军也是英国人一手训练起来的,皇家海军的英格斯上校回忆在日本服役时,日本政府曾封赠他以贵族,使他能有足够的权力和地位,以与日本的高级将领接触。日本海军从英国人的教育中得到极大的好处,当他们认为自己有理由独立行走时,英国军官便体面地告退。而日本人“坚持走着他们在英国的指导下踏上的道路,他们不仅使舰队保持着英格斯离开时的面貌,而且更趋完善了。”



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