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三节伐谋?伐交?伐兵?李鸿章陷交涉泥沼(1 / 2)

第三节伐谋?伐交?伐兵?李鸿章陷交涉泥沼



困守朝鲜的袁世凯焦急地直转圈。



想到了日本会出兵,但真的没想到,日本人一来场面这么大,8000人,十艘以上的军舰。



上次甲申之年,手头有两千人马,对付千把日本兵,干了就干了。



到了甲午之年,这回还想象上次一样打过去,也许能解决问题,但手头兵力有限,百十个护卫,无力回天。



上次,后边还有待发的大军,背靠一座大山。



这回,外围就是日军,再往远处,还远处,才是清军。



虽然前期也与叶志超商量,建议调些兵马到汉城,壮壮气势,给日本人和朝鲜人施施压,以利于谈判。实际上这还是个争取主动的建议,但被叶志超拒绝了,白跑一趟。



为什么?因为按照李鸿章的命令,大清军队是绝不可与日军发生冲突的。连占的地方都是离汉城较远的牙山,更不要说向汉城调兵了。



这个不能怪叶志超。他确实请示了,要求向汉城逼近,但是,不许。



现在,日本人抢先控制了要道,占据了汉城附近的有利地形,增加了汉城的兵力,清军再想增援,时机已失。



眼看战云密布,袁世凯判断,战争一触即发,只好一再给国内发电报,请求要么撤走汉城的清朝官兵,要么增派援兵。



然而前期的工作等于白废,时间一天天过去,除了电报中只言片语的鼓励和安慰,没有见到一个援兵。最后处境日益凶险,只好连请求回国的话都说了。



明明局势已经是他袁大人无法控制的了,就凭他那点人,再待下去不但解决不了问题,还会有生命危险,李鸿章还在再三要求他勉力转圜,稳住朝鲜政府,与日本人据理力争,“任他多方恫吓,当据理驳辩勿怖”。



李中堂到底做何想法?



*——*——*——*——*——



中堂大人此时正日夜操劳,忙着发电报、寄书信,约见日本公使,据“理”力争。



李大人一直是按自己对地缘政治和战略文化的认识办事的。他恐怕真的以为,用“中日同在东亚,同气连枝,如果争战起来,让欧美人笑话”,这些大道理能让日本人幡然醒悟。凭这几句咒语,魔鬼的枯冢上,能结出善之莲花吗?



一连接到袁世凯的紧急报告,李鸿章大人好像老学究的脾性又上来了——不相信日本人会贸然开战,竟相信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,意思就是伊藤人品好、脾气好,大家都是文化人、文明人,还不致于撕破脸皮,更不会使出下三滥的手段!



他以为伊藤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,跟他一样考虑“东洋联手”的事。拜托,人家“黄皮白心”,是“欧洲人”了好不好?



不错,伊藤是有远见的,但目前,伊藤考虑的是先打完这一仗再说,往远里讲,再要联合,那也是“日本老大、中国小弟”之后的事。



一个老江湖,一个半生争战、运筹帏幄的老帅,精明了一辈子,狡诈了一辈子,却一再栽在日本人手里。



因为这个,也因为后来的谈判中“丧权辱国”,这一笔笔烂账记在他头上,看来说啥也得委屈委屈李大人,让他背负“国贼”名声了。



个中滋味,唯有李鸿章大人知道了。



*——*——*——*——*——



历史到李鸿章这里,好象又走入了一个分叉。



按照史书记载,李鸿章大人分明是深知日本人的威胁,深为忧虑的。



外交的失利,战场的失败,原因肯定不止一个。



但仅凭个人好恶,相信一个敌国的首相,不能不说过于单纯了吧?原因就这么简单吗?



这两种记载看似矛盾,但我对这两个方面的记载都充分相信。



因为这事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,并不怪异。



李大人不是不知道日本人的野心,否则他不会一再上书,提醒朝廷警惕日本、加紧备战,甚至也是未雨绸缪,作过一些准备的。



李大人恐怕也比谁都清楚,日本的实力已不可同日而语。



之所以弄出这种矛盾的表现,全因为李大人心存侥幸,还指望能尽力避战,为大清朝消弭一场兵灾。



*——*——*——*——*——



李大人的避战策略,无非一压,二劝,三化。



压,就是派兵,示威。大清海军赴日本友好访问,舰炮也曾对准长崎。看来李大人对海军的威慑作用,还是很有研究,麾下北洋水师将领,耍这一套也是很得要领的。



劝,就是搞教育引导,晓之以情、动之以理、诱之以利。李大人这么大年纪的老者了,还试图与日本掌权的少壮派们表示谦卑,一口一个贵大使、贵大臣的,拉家常、套近乎,得空就讲点中日友好的大道理,还不够给面子吗?关键是这一套对人讲行,对日本鬼子不行。



化,不给日本人以任何借口,再想法办转移矛盾,为了大局,忍和退都在所不惜,可以一忍再忍,大不了霍出老脸去。实在不行就拉着几个洋人上,化解危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