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二节丰岛海战——不宣而战(1 / 2)

第二节丰岛海战——不宣而战



早上,快到八点钟时,飞鲸还在牙山湾内抛锚时,“忽闻海湾内有大炮声”。[《瓦连航海日记》,《盛档甲午中日战争》(下)]



日本舰队对“济远”、“广乙”二舰发动了袭击。
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
丰岛是朝鲜牙山湾外海面上的一个小岛,北距仁川约26海里。



丰岛海面南阔北狭,水深礁少,适于大舰通行,因而便成为日本至仁川的通航要道,也是中国至牙山航线的必经通道。



方伯谦带队匆匆返航,一路紧张地警戒和搜索着海面。



刚刚驶出牙山湾口,海面朗日高照,清军突然发现左侧海面上有3艘军舰向他们飞驰而来。



来者正是第一游击队“吉野”号、“秋津洲”号、“浪速”号3艘日本快速巡洋舰。



等来舰渐近,清军仔细辨认,竟发现除了“浪速”还能认识,还有两艘新锐军舰从没见过。



看势头,来者不善。大清海军官兵立即进入战斗状态。



然而,在距离3000米的海面上,日本舰队突然右转,与方伯谦的舰队平行,改为向东航行。



大清海军官兵见日舰向东开去,以为日舰不会起而挑衅,便继续前行。



多数资料上是这么讲的。



两国仍没有宣战,没有开战的理由。即使有日舰,估计也是干侦察之类的工作。



两国军舰在海上不止一次相遇,虽每次都杀气腾腾地交错而过,却没有发生战斗。



这些情况,都能使大清官兵放下心来。



这是有些资料上讲的,但是,我不这样认为,也不打算用这种方式将方伯谦埋汰到底。我觉得方伯谦不致于这么疏忽。前边他已得到情报,汉城日朝开战,汉城的清军现在生死不明;也获得了日舰大队将来的警报;看一下当面的日舰数量,也不像是单纯的侦察。



即使日舰转向,方伯谦也一定清楚,警报仍未解除。



那么就需要讨论了,虽然日舰摆出了与北洋船队平行的队形,但日舰向东航行,会不会进入牙山湾?



那里,还有在湾内锚泊,甚至还没完成卸载的“飞鲸”号。



如果顾虑到这一点,担负警戒护航任务的方伯谦,此时的最佳选择,应该是调头回航,守住牙山湾口。



可是,方伯谦却趁着日舰转向,带着舰队按回程全速航行。



牙山湾的舰船,还有牙山清军,都管不了了,现在最紧要的事情,是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!



一瞬间,大智大勇全都没有了。特别是面临险情时,智谋往往向趋向于盘算如何利己。我不能说方伯谦是一个无能之辈,但他绝对是一个“机会主义”者。



但这世上的事是公道的,有时因为选择利己,反而使自己放弃了有利的选择,滑入不利的境地。



接下来的事,应该也不出方伯谦所料,当大清军舰驶至丰岛南侧的宽阔海面时,便发现日舰转舵,在海面上画了一个半圆,转向西驶。一下子,成了追击的样式。



日舰航速快,很快就拉近了距离。



到与清军船队大致平行位置,又突然折向偏北方向,舰首指向大清船队。



日舰的意图一下子彻底暴露出来了。
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
结合研究者后来从日本的资料里探到的情况,我可以断定,实际上,坪井航三按事先估算好的时间,来到丰岛海面,25日7时许,迎面就看见了返航的两艘中国军舰,正驶出牙山湾,向北航行。



但地点却不太恰当。这里海面不够宽阔,回旋余地太小,周围密布小岛,利于吃水较浅的军舰。加上,济远舰的大口径火炮射程上也占优势,如果方伯谦抢先发炮,日军可就吃亏了。



当时,坪井见日舰所占位置不太有利,难以发挥数量上的优势(包括舰数,火炮数),便命日舰转舵向东行驶。



这一招,同时意在迷惑清军,让他们稍微放松一下,免得先开火。



等清军舰艇驶到开阔海面,坪井指挥第一游击队调头追上,一下子抢占了有利攻击阵位。
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
此时方伯谦应该为刚才的决策后悔。



如果退向牙山湾内,守住湾口,或可改变命运。



坪井就是担心清军退后,如果退进牙山湾,日本舰队展不开,只能一对一,数量上的优势便化为乌有。



如果岸上的清军再来帮忙,架起大炮,日舰不但占不到便宜,还可能惹一身麻烦。



况且,日舰吨位较大,吃水深,也不敢贸然闯入。



可惜,方伯谦太急着回家了。
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
7时52分,当双方相距3000米时,日本第一游击队司令坪井航三下令“向‘济远’号猛射”。刹那间,“吉野”号、“秋津洲”号、“浪速”号立刻喷出浓烟烈火,炮弹呼啸着飞向中国军舰。



朝鲜的“授权”还未取得,先打再说,事后补办。只要是今天能拿到,日本人一样能理直气壮地拿出来给世人看。



遭受攻击之后,中国官兵立刻开炮还击,与日舰展开激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