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

长簟迎风早,空城澹月华。

星河秋一雁,砧杵夜千家。

节候看应晚,心期卧已赊。

向来吟秀句,不觉已鸣鸦。

【译诗】长竹迎着早来的秋风,空城荡漾着清丽的月光。

一只鸿雁飞向银河,静夜传来千家捣衣的砧响。

春去秋来时令已不早,两心相约互酬唱,我激切不已睡得迟。

刚才吟诵你秀美的诗句,不觉天已拂晓鸦雀鸣啼。

【赏析】这是一首酬答友人的诗。

友人的诗题作《秋夜即事》,韩翃既以原题奉酬,因此,也从秋夜所见写起:

挺拔的竹子首先感受到了秋风,明亮的月光洒遍了全城。

银河耿耿,一雁横空而过;砧杵声声,千家都在捣衣。

这第二联可以视作此诗的警句,不但对仗工整,写景也清切,尤其是秋夜空中一雁横空(要是有很多雁儿飞过,意境就大逊了),顿时写出了秋空的寥廓和索寞,堪称“诗眼”

下半部分落实到“酬”

字上:季节已到秋天了,由于热切地思念程近,睡时已经很迟了;刚才晚上一直诵读着程的佳句,致使难以成眠,不知不觉中天亮鸦鸣了。

平心而论,此诗的后半部分落入了应酬的俗套中,无甚可称之处。

刘昚虚生卒年不详,洪州新吴(今江西奉新)人。

开元二十一年(723)中进士,又登宏词科。

仕途坎坷,年寿不长。

与孟浩然、王昌龄等友善。

其诗多写山水隐逸,殷璠《河岳英灵集》卷上评其诗云:“情幽兴远,思苦语奇。”

工于五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