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筝

鸣筝金粟柱,素手玉房前。

欲得周郎顾,时时误拂弦。

【译诗】她纤细的双手,拨弄着古筝的琴弦。

为得到知音的顾盼,她时时故意错弹音弦。

【赏析】此诗写一位女子邀宠取怜的曲折心事。

这位女子正在弹筝,筝被装饰得十分华美;女子纤细白皙的手指在筝枕前移动。

但她的本意不在弹筝上,而是心有所系——她想引起一位像三国时周瑜那样俊美而通音律的男子的注意,就经常故意弹错曲子。

这位男子也许只有如周郎一样的貌而不通音律,女子对他很钟情,心里思念久了,不能集中注意力,就弹错了曲子。

也许这位男子既有像周郎一样俊美像貌又精通音律,女子为了吸引他的注意,故意拨错弦,好使他注意到她。

但有一点可以肯定:这位女子对男子很钟情,而男子或许不知或许不愿接受。

诗人对这位女子是既有嘲讽又有同情之意的。

王建生卒年不详,字仲初,颍川(今河南许昌市)人。

出身寒微,大历十年(755)中进士。

历官昭应县丞、渭南尉、太府丞、太常寺丞、秘书丞、陕州司马等,晚年退居咸阳原上,家境拮据。

擅长乐府诗,与张籍齐名,世称“张王乐府”

,其诗多针砭时弊,揭露矛盾。

反映民生疾苦,与张籍一起,成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导。

其诗用词洗练、简朴,旨意显露,描写具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