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五节大清“四路大军”进平壤(1 / 2)

第五节大清“四路大军”进平壤



兵马不足。



兵马凑齐了,粮草又不足。



运兵和运粮,交通又不足。所以,清军向平壤开进的过程曲折迁延。



在影响军队战斗力、决定战争胜负的几大因素上,清军处处落在了日军后头。



不说别的,仅有两点,就够大清部队呛的:



首先,部队机动力。这个一则决定于军队配备,二则决定于陆路海路交通的支持。



大清国的交通建设,除了海军多了些舰船,一到陆路上,几乎是千古未变。



怪谁呢?



今日乘高铁,从上海到北京5个多小时,坐动车,从北京到沈阳3个多小时即到。大清时候呢?视铁路为怪兽,视办铁路为卖国,为腐败之由,洋务大臣们吵吵办铁路,就是办不成。李鸿章以运煤的名义,偷偷在唐山铺成一小截,为防太后等人问罪,不敢大张旗鼓展示机车,还要耍个戏法蒙混他们。所以,当全世界文明国家都在广泛运用蒸汽机带来的福利时,铁路在东方大国的首次堂堂登场,却上演了在铁轨上奔驰的“铁路马车”,用马匹做动力取代蒸汽机车牵引的闹剧。



愚昧观念,守旧势力,让清朝铁路以比爬行还慢的速度发展。自唐山开始,1881年,全长9.7公里的唐胥铁路竣工,7年,建至至芦台,延长35公里,又1年,至天津。1894年,铁路大发展,天津至山海关间的津榆铁路通车,全长127公里。13年时间,大清国本土仅修建铁路300多公里。



中日战争中,天津以及山海关一线的清军调动,曾经利用了这段铁路——仅仅是这一段上。



而其它地方呢,其他各地的大部分部队呢?



只能依靠畜力牵引、人力步行方式行军。



清代漫长的官马大路,估计都赶不上秦朝的“国道”——“驰道”。大多数是沙石路或泥土路,马踏人走的自然道路,没有专门人工修筑,没有路基填筑和排水构造,晴朗干燥天气还可以支承骡马大车,雨水时节道路泥泞,车马行进艰难。



可是,不想要啥偏来啥,这一年,东北大部分地区已经经历了连年涝灾,路状极差,完全不能满足清军辎重运输的需要。从陆路出发赶赴朝鲜增援的军队,只能沿官路昼夜兼程,历尽艰辛。赶到前线,也是精疲力尽,人困马乏。



再说后勤保障力。



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,这是普通百姓都明白的道理。大清呢,本来路就不行,粮食还缺乏。



甲午之年,正赶上辽东大灾,饥民遍野。清军依靠辽东就近补给,几无可能。相反,调运前线的大军,有时还要匀出一些粮食,救济灾民。



津海关道盛宣怀实际上担起东征大军的后勤保障任务。时任锦州转运局知府的周冕,致电盛宣怀,说到:“查自锦至辽,沿途大水为灾,类多颗粒无获,极好者不过一二分收成。”第二年(1895),锦州、广宁一带,秋灾又连上春荒,麦秋无望,赤野千里,拆屋卖人,道馑相望。



赴朝作战清军的一切军需均由满洲境内负责供给,增加了奉天衙门的负担。



严重的自然灾害,使集市上粮少价高,军粮采购十分困难。



从远处采购、征集,路程太远,耗费过高,运费,加上浪费……



说不清该是头疼还是脚疼,弄得盛京将军裕禄和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呼天怨地。



价高点,有银子也行啊,银子还不足。



上级拨不下来,依靠自己垫,两将军也垫不起。更不能预先从各部队扣,怕引起军心涣散。



依克唐阿曾奏:“若在各兵口分内扣留银两,预为办运粮食,窃恐大敌当前,军心解体,难期得力。”



翰林院蒯光典说得更明白:“兵事一兴,偶有灾歉,采办艰难,归之于公,则此项无著;扣之于兵勇,有不哗溃者哉。”



“归之于公,则此项无著”,向朝廷要钱,一时还到不了位。



大清的银子都干什么去了?



皇帝不是不晓得打仗要用钱这个道理。宣战第二天,光绪皇帝命令户部筹集军饷,还命令户部和海军衙门各拿100万两银子,交给李鸿章购买军舰呢。



可一句话,远水永远解不了近渴。



清军的后勤就是这种已经快完蛋了的节奏。
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
这里还要说说从朝鲜失踪,这段又在历史教科书中失踪了一段时间,到小站练兵才出现的一个人——



袁世凯。战前从朝鲜秘密潜回国内,皇上还是惦记他的,马上又指名派他去平壤“抚辑”——安抚慰问。两国都宣战了,还安抚啥,别说赶在清军之前去,是打死也不愿回朝鲜了。



于是,被降职。



降职也比丢命强。袁世凯聪明,但人不懒,自愿去协助直隶臬司办理东征粮秣转运事宜,为清军作战部队提供后勤支援,也算是为“抗日”做贡献。



可上任之后才知道,这个“美差”,虽然不是战斗在敌人的“心脏”,也没有前线的性命之忧,但也不是好办的——办不好,还有可能在东北又整出个“东学道”之类的起义!



他在给上官奏报函中写道:“辽沈自遭兵祸,四民失业,饥馑流离。关外居民本极困苦,近遭灾荒,营勇骚扰太甚,哭声载道,惨不忍闻。”



看来不光是天灾,还有兵祸!善于处理棘手问题的袁世凯,现在只是个粮草官,也管不住别人手下的营勇。



另一个人,湖南巡抚吴大澂(就是甲申政变时派往朝鲜的吴特使)斗志昂扬,主动请缨参战,被任命为帮办东征军务。当他前去筹赈军粮时,直接被惊住了,马上转过头来,向朝廷,向李鸿章、王文韶、盛宣怀,以及广东、浙江、湖北等地督抚发电报请求支援,求爷爷告奶奶,直称“幸存百姓甚或有十余日不得食者”、“灾民之悲惨,目击伤心,不忍漠视。如若不迅速抚辑饥黎收拾人心,战争将很难进行”。



未曾征粮,先得救灾。



没有被敌人吓住,但面对千里饿莩、尸横遍野,吴大澂完全丧失了必胜的信心。
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
这种情况下,就近摊派补给,实在无实现可能。即使朝廷能从各地调拨,势必又要远程运来。庞大的军需,既增加了转运的困难,也大大拖后了军队行动的速度。



因为缺乏专门的辎重部队,清军仓促出兵,粮秣辎重大部分还要自己肩扛马驮,随军而行,木轮马车在朝鲜及满洲官马土石道上行进困难重重,部队的推进速度大受制约,机动性实难保证。



哪里还有兵贵神速,动如疾风、进如迅雷……简直是老牛拉破车。



慢慢往前方磨蹭吧。
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
7月26日,卫汝贵才抵达义州,接到李鸿章电报:“电旨屡催进兵,为叶军南北策应,岂知远莫能致!”



大岛义昌已向牙山清军开进,如果早日从北部向日军施加压力,或可有所帮助。但李鸿章已知“远莫能致”,所以,竟然还有一些牢骚。



不知道“我两日可抵汉城,日军须四日”的自信哪去了?



老大人忘了,那是十年前的结论。



十年后的此日,日本国内铁道线全长3,200公里,铁道网延伸到了全国各主要城市。



十年后的此日,日本国内航运发展迅速,虽然一次性运兵运不了,还要往返很多趟,但已经不再需要租借英美的客船了。



可能老大人也忘了当年那个判断的理想前提是:两军同时进发的情况下。



好比有这么一道数学题:中日两军从两头向汉城进发,已知中国军队离汉城某某里,每日前进某某里,日军离汉城陆路某某里,海路某某里,海上行进每日某某里,陆上行进每日某某里,问谁先到达,先几天到达?



答案:清军先到。比日军早两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