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三节尖锋直冲敌阵(1 / 2)

第三节尖锋直冲敌阵



北洋海军警戒中保持着接敌中使用的双纵列阵形,能够迅速起航,非常方便地仍以双纵列向敌开进。



接近中,舰队需要展开战斗队形,这个行动也就是被称为的“列阵”。丁汝昌传令,以“定远”“镇远”为第一小队,“致远”“靖远”为第二小队,“来远”“经远”为第三小队,“济远”“广甲”为第四小队,“超勇”“扬威”为第五小队,排成“犄角鱼贯小队阵”[《甲午战争史》],用每小时五海里的航速驶向敌舰,准备迎战。



接下来的记录中,伴随着这场黄海大海战的,是丁汝昌和他的北洋舰队勇敢地陷入敌阵,也一头扎入了说不清的长久不息的被猜测、被争论——



“但在途中,他突然又下令改犄角鱼贯小队阵为犄角雁行小队阵。



面对逼近的敌舰,北洋舰队首先在布阵上有些混乱。”



——以上,还有许多类似的关于各战斗时节的表述,就是多数书籍上所记录的情形。



关于大东沟海战的说法很多,围绕这场海战的争议也就一样很多。研究战争史,有关的战时记录、战后回忆,参战人员的口述和文字记录,一般是主要的依据。但不知为何,人们往往对大清官兵的一些陈述和文字,又过分持怀疑态度。也许战败者的记忆,不值得那么相信吧。



战败的结果,也使每一步作战行动备受质疑。



就是这道命令,引起很多的批评。直到今天,人们还在考证,北洋舰队到底用的什么阵形。



甚至也有这样的说法:因为旗令传递有误,提督丁汝昌的“分段纵列、掎角鱼贯之阵”,到总兵刘步蟾传令后,变为“一字雁行阵”,变化的结果却形成了“单行两翼雁行阵”。于是,就如北洋官兵所记,时间不长,“待日舰绕至背后时清军阵列始乱,此后即不复能整矣”。



我只能说,认为舰队官兵说的战斗场景不可信,说到败像的描述,倒容易被采信。



其实类似说法,根本不成立。
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
这里我们不能不停下来,讨论一下北洋舰队战术选择的问题——先从阵形的讨论开始。



无须多言,阵形是作战的基础,甚至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。但在阵形方面提出很多质疑时,有两个问题,却往往被忽略了。



一个,阵形不是死的,阵形是机动中变化和形成的。



二个,阵形选择着眼的,无非是发扬火力、机动力。



一般史书却撇开这两点,用过多的笔墨,讨论了双方的阵形优劣。



大家首先说的,是“横队”,“纵队”。



其实,只有从舰首方向看的话,才有纵队、横队这个区别。



换个角度,或者换个描述方式来看呢?



如果将各舰当成一个点,各点连接起来呢?就成了一条线。



日本联合舰队是一条线,北洋舰队也是一条线。



这就是军事上更为准确的战术名词——阵线。
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
与军事上的阵线相关的,首先是射击方向。



很显然,如果有一队人,人人端着枪,要想大家都开火,那大家只能横着排开,而不能前后排着。



拿军舰来说也是这样。不过军舰不能摆动胳膊,只能转动舰身朝向,优先保证让炮向着对手。



所以,用“线”来描述,双方均采取线式阵形,以阵线对阵线,更能反映本质。



区别在于,线上各点的舰首方向而已。



而选择舰首方向的决定因素,是舰上主要兵器——舰炮的部置和射击范围。



如果我们对“纵队”还是“横队”反过来考虑,只能说,在各自的阵线上,双方均为了发挥自身军舰的火力、机动力优势,选择了(被迫地)恰当的舰首方向。



北洋舰队军舰主炮全在舰首,他们就先择舰首对敌;日本联合舰队的军舰主要火炮在侧舷(军舰两侧),那他们只能选择将舰横过来,一侧对敌。
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
与阵线相关的另一个问题,是火力。火力也是决定双方胜败的重要因素。



简单打一比方说:如果大家都是单发的枪,那为了提高火力密集程度,你就要一个挨一个地摆开,就象电影里过去(一般在二战前期以前)打仗的镜头那样,大家一齐发射,场面又好看,威力又大。



等大家有了连发武器(机枪,冲锋枪,连发步枪),挨个摆就没有意义,可以距离远一点,一个人控制的地段赶得上原来十个人了。影视剧中反映这时期交战场景的镜头就不算了,挤在一起,镜头里多收进些人去,纯为显得好看、热闹,并不求符合实际。



这是双方武器基本一样的情况下,但对大清和日本军舰有点不太适用,复杂的地方是,双方用的炮不一样,船也有区别。



那我们还得来讨论一下火力打击力。这实在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问题(其实军事技术本来就是很高的,从事军事的人员素质要求也很高,绝不是蠢笨的人能干好的),只能从简单的情况开始说(不然会把我自己弄糊涂了,最后说不清了)。



对一种火炮来讲,可以列一个简单的公式:打击力=火炮数量(门)*发射速度(发/分钟)*命中率(%)*杀伤系数。



为了增加“打击力”,当然是增加火炮数量,提高发射速度,提高命中率,并增强杀伤系数。



但是,发射速度和火炮数量可能没有矛盾,却和杀伤系数有矛盾。



增大杀伤系数,途径有加大口径(口径大,炮弹大,装药多,直观想想也是越大越吓人),提高火药质量(我不能提具体的炸药名称,更不能提成分,但可以肯定,火药在战争史上不断推陈出新,且爆炸威力越来越大),提高设计水平(象在弹头碎片的数量和形状上做文章)。



于是就有一个问题了,弹头大了就更重。所以,不同口径(弹头重量),就又出现不同的样式。



小点的炮弹,可以做成一体式的,就象一个大子弹,弹头与药桶(称弹壳也行)在一起。装填的时候是一次装入,所以打起来省点时间。



大炮炮弹,一般需要做成分装式(不光弹壳质量要求高,搬运也是问题),也就是一部分是弹丸,一部分是发射药。发射时,炮手要先填入弹丸,再填入发射药桶,再完成击发。这导致发射速度也随之降低。



不同口径(重量)的炮弹影响更大的,还有火炮重量。你可以想想小手枪和巨型手枪之间的关系。日本32厘米的大炮重多少?60吨!基本上是一列车皮的核定载重量。如果拿私下改装的大拖车拉着上路,得被查超载的罚死。



火力方面,清军主炮普遍为大炮,而且开战前,主力舰已经换装克虏伯大炮(三十点五厘米),日军则普遍装备速射炮。



清军的大炮,优势是口径大,破坏力也大,所以不管对舰体还是上层建筑、人员,都有较大的杀伤力。但火炮数量少(炮重,军舰能承受的数量有限)。



日军的速射炮,口径不一,小口径的还采用一体式弹药,优势是射速快(名字就体现着呢),而且每个舰上安装的炮管子多。缺点是,这种炮弹不可能口径过大,每一炮命中,对军舰造成的破坏并不严重,特别是对舰体,说不上穿甲效果。



清军和日军的火炮数量是无法改变了,炮弹口径也定下了。那么哪家厉害呢?其实,单纯两种舰炮比较,说不出哪种更有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