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五节就差一点点(1 / 2)

第五节就差一点点



战斗打成乱战,这是北洋舰队舰长们期待中的情况。这是舰长们任意挥洒的时候,同时,也是考验一支舰队的素养和战力的时候。



但是,一个致命的失误出现了。



北洋舰队似乎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“赤城”这艘炮舰上,而忽视了敌人的主队和主力舰!



仅仅是指挥不足,缺乏训练,而导致盲目地攻击,正如很多书上指责的那样?



情况恐怕不是这么简单。



从个头到斤两,“赤城”都不应该有这样的吸引力,引来北洋四舰围攻,同时定远还从旁发炮助阵。



据陈悦先生等人考证,有一个可能:开战前,北洋舰队同样得到了一个情报,说日军可能在清军之后登陆。当然,这个情报并不确切,北洋得到的各方面的信息比较杂乱,无从判断和印证。但“赤城”护卫着桦山军令部长的豪华座舰“西京丸”号,这个与海战不搭调的小队,吸引了丁汝昌和北洋管带们的目光,肯定也让他们一下子联想到了那个“日军登陆”。



我在李鸿章关于海战的报告中,发现有一句“内有一船,系装马步兵千余,将由大孤山登岸,袭我陆军后路,竟令全军俱覆。”[《大东沟战状折(九月初七日)》,《李文忠公全集》]基本佐证了北洋海军确实持这样的判断。



之所以下大力攻击这个小编队,一定是把他们当成了登陆士兵的运输舰。



不击沉他们,一旦让他们夺路靠岸登陆,对大清登陆中的陆军将是一个极大的威胁,“全军俱覆”也毫不夸张。



在这种被“误解”下,“赤城”又因为没有桦山的“西京丸”跑得快,结果就成了“吸铁石”。
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
这段时间内,联合舰队正忙着调整,陷入了混乱之中。



问题出在旗号上面。



桦山海军部长的船上打出“比叡、赤城危险”的信号,当然是提醒舰队,能救就救一把吧。



接下来,本队旗舰打出了“第一游击队回航”的旗号。



至今弄不清伊东这个旗号,到底是什么意思,想要干啥。



伊东祐亨中将原先的计划是:因第一游击队速度快,尽量与本队拉开距离,“绕到敌人背后,然后尽量进逼,和本队一起形成夹击,一举解决战斗”。[《甲午战争史》引《伊东祐亨关于黄海海战演说》]



但坪井见到先后发出的两组旗号,理解成了命令自己回去救援“比叡”和“赤城”。本来正要按原计划右转,结果坪井又带领第一游击队向左180度大回转,掉头全速回航,回到了北洋舰队前头。然后左转,从己方的本队还靠外侧,就要横着经过北洋舰队阵前。



伊东明白出了岔子。名将的基本功就是因势利导,在大乱中,他突然灵光一闪,将错就错,干脆命令本队右转,自北洋右翼包抄,去完成原定的第一游击队的任务。



这仍然是要形成对北洋舰队的夹击态热,只是两队任务相互交换了。
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
日舰本队正在右转之时,北洋舰队停泊在大东沟港口的“平远”、“广丙”两舰前来参加战斗,港内的“福龙”、“左一”两艘鱼雷艇也赶到作战海域。



“平远”这个小编队从东北方向驶来,恰好处于日舰本队左侧。逼近到二千八百米距离时,“平远”盯住了“松岛”。



日军未料到“平远”舰竟相当勇敢,一马当先直冲到与“松岛”相距二千二百米的地方,突然发射二十六公分口径炮弹,击中了松岛的中央水雷室,左舷鱼雷发射手全部毙命。“松岛”连忙发炮还击,也命中了“平远”的前炮座,炸毁了主炮,下濑火药引起的大火,立刻熊熊燃烧起来。



真窝心啊,舰老个小,就是不行,交手一个回合,“平远”就要先扑灭烈火。



管带李和下令转舵,暂时退出战圈,在“广丙”护卫下,驶向大鹿岛方向暂避。



即便是这样的情况,“平远”的小型速射炮也没有停止战斗,直到借着浓烟退出战圈之外。



路上遇见“西京丸”,“平远”和“广丙”还发起了一阵攻击。
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
在这之前,假军舰“西京丸”打出“比叡、危险”信号,自己却陷入了危险之中。



本来“西京丸”在本队左侧,距北洋舰队较远,相对超然地观察战场,还插手一下指挥。本队被截断,“西京丸”就没人挡着了。正用力随本队前进,打算也向右转弯时,右舷一下暴露在北洋舰队的前方。